中国U17男足展现蜕变势头,足协承诺持续提供高水平竞技平台
在近日结束的U17亚洲杯比赛中,中国U17国家男子足球队(以下简称“国少队”)以令人耳目一生的表现赢得了足球界的关注,这支队伍在小组赛中力克澳大利亚、战平沙特,以小组头名身份晋级淘汰赛,最终虽止步八强,但整体表现打破了长期以来“逢强必败”的魔咒,展现出中国青少年足球近年来的积极变化。
这支由本土教练杨晨率领的队伍,在比赛中呈现出的战术执行力和团队凝聚力获得了多方好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队员们在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时表现出的心理素质和技战术能力,与以往同龄队伍相比有明显提升,这支队伍的核心球员如王钰栋、蒯纪闻等已经展现出成为未来国家队栋梁的潜力。
历史性突破:从“从小输到大”到“敢打敢拼”
中国青少年足球长期以来面临着一个尴尬局面——各级国字号队伍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往往难以令人满意,特别是与亚洲强队交手时常常处于明显下风,“从小输到大”几乎成为了一种常态,这种连续失利的经历不仅影响了球员的自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心理阴影,导致球员升入成年队后依然难以突破“恐韩症”、“恐日症”等心理障碍。
本届U17国少队的表现却打破了这一恶性循环,在小组赛首战中,球队面对身体强壮的澳大利亚队,不仅没有退缩,反而通过精准的传球和灵活的跑位掌控了比赛节奏,最终2-1力克对手取得开门红,次战对阵沙特队,在先失一球的不利情况下,队员们没有慌乱,坚持不懈地组织进攻,最终扳平比分,展现出难能可贵的心理韧性。
足球评论员张璐在点评比赛时指出:“这支国少队最令人欣喜的不是某一场比赛的胜负,而是队员们展现出的足球理解和比赛气质,他们敢于在高压下接球、传球,敢于做技术动作,这种自信是过去多年青少年队伍中少见的。”
成长背后的体系支撑:青训改革初见成效
国少队的进步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中国足球青训体系近年来持续改革的成果,自《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发布以来,中国足协在青少年足球发展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建立全国性的青少年联赛体系、完善球员技术等级标准、加强教练员培训等。
特别是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创立,为年轻球员提供了更多比赛机会,2022年启动的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就吸引了来自学校、体校、俱乐部青训梯队和社会青训机构的超过15000名球员参与,进行了近3000场比赛,这种全覆盖、多层次的联赛体系打破了以往青少年球员比赛数量不足的瓶颈。
各职业俱乐部的青训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山东泰山、浙江队、上海海港等俱乐部已经建立了从U9到U21的完整梯队体系,并与当地中小学合作,解决了年轻球员文化学习与足球训练之间的矛盾,本届国少队中,多名球员就来自这些俱乐部的青训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培养模式也为这批球员的成长提供了帮助,如队员王子铮曾在西班牙接受训练,另一名球员刘铁诚则有在塞尔维亚训练的经历,这种“走出去”的策略拓宽了球员的国际视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
足协承诺:继续组织高水平比赛助力成长
针对国少队的积极表现,中国足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为青少年队伍创造更多高水平比赛机会。“我们计划在未来增加U系列队伍的海外拉练和比赛频率,同时邀请更多亚洲乃至世界强队来华比赛,让我们的年轻球员能够在高质量对抗中不断提升。”该负责人透露。
据悉,中国足协正在筹划一系列长期计划,包括建立更加完善的青少年竞赛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化球员成长路径等,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足协将推动各省市建立健全足球青训中心,并与教育部门深化合作,实现“体教融合”的真正落地。
前国脚、现青训专家曲波认为:“高质量比赛对年轻球员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过去的问题之一是年轻球员每年高质量比赛数量太少,导致实战能力不足,现在足协有意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挑战仍在:可持续发展任重道道远
尽管本届国少队表现令人鼓舞,但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青少年足球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球员成材率问题,历史上,中国多次有过某年龄段队伍表现突出,但球员成长后却未能达到预期高度的先例,如何确保这批有潜力的球员能够持续进步,避免“伤仲永”现象,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青训体系的不平衡问题,目前中国的优秀青训资源仍然集中在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型俱乐部,很多中小俱乐部和偏远地区的青训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种不平衡可能会限制足球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广度。
青少年教练员队伍建设也是关键因素,虽然中国足协近年来加强了教练员培训,但与足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基层教练员的数量和质量上仍有差距,特别是具备现代足球理念、懂得如何培养青少年球员兴趣和发展潜能的教练员仍然稀缺。
构建持续产出人才的良好生态
中国足球的振兴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和系统推进,国少队的近期表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足球青训发展的窗口,显示出改革措施正在产生积极效果,要保持这种良好势头,还需要更多努力。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李飞认为:“我们应该以这次国少队的表现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现有的青训体系,特别是在球员的全面发展、教练员队伍建设、竞赛体系优化等方面需要持续投入和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足球发展不仅仅是体育部门的事情,还需要教育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只有建立起一个能够持续产出足球人才的良好生态,中国足球才能真正实现振兴。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足球青训的价值不仅在于培养职业球员,还在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通过足球运动,年轻人可以学习团队合作、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等宝贵品质,这些都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积极影响。
国少队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足球未来的一线曙光,虽然前路依然漫长,但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持续推进改革,中国足球完全有能力在亚洲乃至世界足坛占据一席之地,这支年轻队伍的成功经验应当被认真总结和推广,成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宝贵财富。
随着更多高水平比赛的举办和青训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会有更多年轻球员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足球振兴的中坚力量,这不仅是对足球事业的贡献,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